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大家普遍认为糖尿病和结核病毫无关系,但事实上两者关系密切,常被称为“姐妹病”。一旦这两种疾病“结伴”出现,会相互影响,使得治疗难度大大增长。
据报道,糖尿病患者中的新发肺结核患者人数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倍还多,同时,有5% ~ 30%的肺结核患者也患有糖尿病 ¹。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专家经常说全身除了头发和指甲,都有可能得结核病,最常见的是肺结核。肺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组织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痨病”。
展开剩余69%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肺结核的传染源主要是痰里有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传染。
肺结核还可通过尘埃传播,痰里的结核菌随尘埃飞扬在空中,人吸入后发生感染。此外,也可通过消化道和接触传播。
密切接触者:与肺结核患者一同居住或生活的家属、同学、同事、工友等。由于他们与患者日常接触较多,比较容易受感染。
免疫力较低的人群:老年人、婴幼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肾脏病患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
为何糖尿病患者易被肺结核“盯上”
①血糖水平升高。糖尿病患者体内糖分水平升高,为结核菌的生长与繁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②代谢紊乱。糖尿病引发的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会导致营养不良的状况,容易促使结核病变进一步发展并恶化。
③免疫功能下降。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通常较弱,从而增加了肺结核的发病风险,一旦发病,病变的范围往往更为广泛。
如何有效预防肺结核?
①严控指标防线:慢性疾病患者需谨遵医嘱
特别是 糖尿病患者,预防肺结核的关键在于 保持血糖稳定,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稳定的血糖水平不仅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有效管理自己的病情,还能增强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从而降低感染结核及其他疾病的风险。
②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结核病的筛查
如果出现持续的咳嗽、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早期发现结核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避免病情恶化。
③及时发现有疑似肺结核症状的病人
如有连续咳嗽、咳痰超过两个星期的人,应立即劝说他去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并按照医生要求正规治疗。
④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如果发现身边有肺结核患者,应主动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对于已感染结核菌但未发病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抗结核药物治疗,以降低发病风险。糖尿病患者则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健康状况谨慎用药。
⑤加强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注重户外运动,增强体质,多晒太阳。调整膳食结构,注重营养均衡。劳逸结合,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疾病的发生。
⑥注重环境卫生
做好家庭、学校、宿舍等场所的环境卫生工作,经常开窗通风,尤其是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晒被褥,生活环境保持干净。
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应避开他人,用纸巾遮住口鼻,不要近距离大声说话。另外坚持勤洗手可以预防多种传染病。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健康金普。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融资炒股平仓,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发布于:北京市